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3%,同比回落3.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4.2%,回落2.4個百分點。這也是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自今年一季度創下13年來新低後再次下滑。
      投資是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正因為如此,上半年投資增速的回落,引發了不少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悲觀論調再次甚囂塵上。
      其實,如果仔細分析影響投資走勢背後的決定性因素,不難發現,我國投資增速的放緩,既與房地產投資放緩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我國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結果,特別是源於製造業投資因為化解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壓力一直處於回落狀態。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鋼鐵、有色冶煉行業投資分別下降12.8%和7.3%,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投資分別下降9.7%和4%,煤炭行業和冶金行業的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降低了3.8和3.4個百分點。
      根據中經工業景氣指數報告監測,今年二季度,在我國工業投資中,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相關的天然氣、鐵路、電氣機械等行業投資增長持續加快;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食品、傢具製造業的投資增長仍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而能源、原材料等上游多數行業受節能減排和產能過剩的制約,投資增長進一步放緩。
      這表明,我國工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變動趨勢,不僅與市場需求變化相吻合,也與我國宏觀調控政策調整的方向基本一致。從這個角度看,大可不必為投資增長的放緩憂心忡忡。
      不過,也應該註意到,儘管在改善宏觀調控政策的背景下,我國投資結構有所優化,但在一些領域仍存在盲目投資的現象和趨勢。例如,今年以來,光伏產業的多晶硅市場需求提高、電池組件產量繼續增長、光伏市場持續擴大,導致不少閑置產能的復產和新增產能投產,光伏產業今年可能將面臨新一輪產能階段性過剩局面。
      因此,與其糾結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放緩,不如多花些心思在提高投資質量效益和推動投資結構優化上。畢竟,儘管保持一定的投資增幅對於拉動經濟增長十分必要,但如果片面追求投資增速,忽視了結構調整和提高效率,恐怕會事與願違,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在今後的投資中,應該進一步堅持調整、改進完善。就工業投資來說,要有進有退,有保有壓,走內涵為主的發展之路。一方面,要鼓勵更多的工業企業在技術改造升級領域加大投資力度,以新增投資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加大在國民經濟短板領域的有效投資,除已安排適度擴大高鐵、高速公路、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外,還加大了新興產業、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和消費品工業投資,以防止投資增幅過快下滑。
      此外,還要進一步破除束縛民間投資增長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吸引更多非公資本投入實體經濟,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善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林火燦)  (原標題:正確看待投資增速放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50nahxr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